035章:吟诗作对_女知青的美满人生
李道然小说网 > 女知青的美满人生 > 035章:吟诗作对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035章:吟诗作对

  子杨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,灵感突然来了,拿笔写了一首《唐多令》,写好后朗诵着:

  水沫片成球,无虑又无忧,飘飘洒洒好闲愁。爱阅读

  若往前行曾不敢,会摔跤,怕登楼。

  年事万般休,磋跎竟白头,一段情缘未了愁。

  背着烦恼走过去,小桥下,水长流。

  妮婷的眼睛没有离开过门外的飞雪,认真听子杨念完之后,心里想他这首《唐多令》上半阕是在写雪,下半阕写的是感叹。

  他感叹世态炎凉,还是在感叹自己在缠着他……就算自己给他添了新的忧愁,那他的旧烦又是从哪里来?

  这其中还有别的隐情,他已写明了“若往前行曾不敢,会摔跤,怕登楼”这就证明他在退缩。难道自己这样爱着他,就真的给他增添了烦恼吗?那些烦恼都是家庭产生的啊,只要他们两个人相爱,又何必去计较这些呢。她必须鼓励他,想好了一首《西江月》写了下来朗诵着:

  都是争先恐后,显得乱七八糟。勇往直前静悄悄,绝不半途退却。

  几处亭台楼阁,谁家秋菊冬梅。莫叹今生莫衰颓,切忌残花恨重。

  孔敬原听了她填的词里,还是那样钟情于子杨,他觉得这并不稀奇,正如自己在追求她一样,怎么也死不下心来。他经过一阵思考后,也填了一首《西江月》:

  何必匆匆奔来,竟然悄悄离去。一遇春姑留不住,且不空忙一场。

  情愿空忙一场!为的四季完美。谁会埋怨说后悔,就算南柯一梦。

  他朗诵完后望了大家一眼,只见子杨和妮婷望着自己,郭东海在写,子江和王兰在沉思。

  苏妮婷想着自己已经跟他解除了婚约,为什么还要来完美呢?她想写一首回绝他时,郭东海写好后拿起纸来朗诵着:《无题》

  来时默然坐无声,沉脸缄口为何因。

  切忌狂言作隐患,玩笑只当耳边风。

  边

  后谁会留愚意,莫把此事太认真。

  寒屋房中熏暖气,应是僵容换姿容。

  王兰听郭东海朗诵完后扑哧一笑,望着他说:“你的无题,我也无题。”随口跟他合了一首:

  无端弄笔太多心,沉脸缄口为何因。

  乱说一通多晦气,自寻烦恼责谴中。

  早把狂言抛脑后,犹将丑语作贱人。

  寒喧不胜修辞女,飞雪迎春待好风。

  吟完之后她才拿笔写下来。

  最后一个是子江了,他望了大家一眼笑笑问:“你们不评优劣吧?如果评的话我就不登大雅之堂了。”

  孔敬原有些不相信的说:“你应该比我们好些才是?”

  子江辩驳:“我可比你们低一年级,差一些应该不丢脸。”

  苏妮婷可不依,马上说:“说好是来吟诗作对的,你可是同意了,现在想退缩,那可不行。”

  郭东海开着玩笑说:“你就快念吧,王兰不是跟你一个年级嘛,就别拿这些客观条件来逃避现实,现实是残酷的啦!”

  子杨熟悉弟弟的性子说:“说不定他那首诗都要比我们的别出心裁些。你就别谦虚了,念出来吧。”

  子江笑笑说:“我是实话实说,就希望你们别见怪。”

  苏妮婷有些不耐烦的说:“你怎么变得这样婆婆妈妈的,就不能学你哥那样直来直往,谁在怪你呢?除了兰子我不敢说外,我相信其他人都不会说你的。”

  她想借这机会劝孔敬原再别纠缠自已了,别有深意的说:“你要不说,我正好灵感来了,再来一首。”

  满腹怨忿和肠绞,悠悠岁月催人老。

  长恨本是无穷日,若问此心终结了。

  待她一咏完,王兰想起她刚说的话,就微笑的回:“你不笑我,我也不说你在笑谁了。”

  孔敬原倒是不生气,反正已经被她讽刺习惯了,也不差这么几回。只是笑着回答:“我就知道她在指狗骂鸡。”

  说得众

  人捧腹大笑着,王兰笑之后纠正说:“是指鸡骂狗才对。”

  子杨笑过后说:“别斗嘴了,听子江这首诗吧。”他也好奇着,弟弟作的什么诗词。

  两人这才安静下来,听着子江吟:《劝阻》

  笑语吟诗得闲间,常坐应是说新鲜。

  走马楼台看不见,正如屋外舞雪烟。

  寒气袭人炉火旺,房内依旧却黯然。

  倾谈莫吐前嫌事,从今往后各天边。

  郭东海瞪着眼望着子江说:“你还真是“真人不露像,露像不真人啊”,你劝人家又怕说直话得罪人,就用“常坐应是说新鲜”来劝我们别老拿以前的事讥来讽去。”

  苏妮婷欣赏的说:“倾谈莫吐前嫌事,从今往后各天边”真是好句啊!我们这些做哥哥姐姐的,还不及一个小老弟的思想境界啊。”她转过头挖苦的说:“你不感到惭愧吗?”

  孔敬原尴尬的笑着回答说:“你别五十步笑百步,要我们改,你这自怨自艾的还没有一点改的意思,我就真的惭愧了。”

  王兰见她反被孔敬原打了一巴掌,忍不住笑着说:“偷鸡不着反蚀把米。”

  孔敬原有些得意,一直被她讽刺,这下终于出了一口“恶气”啊。他看了看表,已经下午三点多了,就站起来说:“天不早了,我们也该回家吃饭了。”

  几个人都站起来,子杨、子江留着他们吃饭,吴桂芳也从另一间房里出来留着他们。

  郭东海说:“伯母,你就别留啦,这种天气的,太晚回家,家里不放心。”

  说着和孔敬原向屋外走去,消失在白茫茫的飞雪中。

  吴桂芳看着外面还在飘的大雪,孩子们吟的诗她也听到了,都是一群好孩子,只希望他们以后会幸福。

  也希望梅秀那孩子能幸福。

  此时被吴桂芳一直挂念的梅秀,只读了小学就没上学了,在生产队出集体工,那时的集体工是评工分,

  实行的是十分制。

  不管你体力强弱,做事多少,男的十分,女的八分。

  一个武高武大做事又利落的杨二保,每天十分的工,对于他来说哪里够,每年都缺吃少穿的。不过自从梅秀出集体工后,她的工分比她爸少不了多少。

  从此,这个家庭渐渐好起来,俗话说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。”梅秀见家时的生活也好了,就给他爸添制了两套新衣。

  平时少言寡语的杨二保由于心情舒畅,话也比平时多了不少,穿上新衣,走出去有模有样的。

  家境一好,给他做媒的也就不少,他都谢绝了。他认为这前头后母的难以相处,刚刚过上两年舒心日子,可别让家庭矛盾不断来增添烦恼。

  梅秀责怪着说:“爸,你为么了要拒绝,不知道少年夫妻老来伴嘛。我现在也大了,您就找一个伴,老了就不会孤单呢!”

  杨二保解释说:“梅秀,你说的没错。但后娘进来后会不会看重你?真要把你看轻了,爸后悔都来不及了,待你出嫁后爸再找一个,你说呢?”

  梅秀一听,也知道爸是担心自己受委屈,也更知道爸心里其实装了个人,也就不在说什么。

  这几年的时间,梅秀长成了一个大姑娘了,她遗传了杨二保的身高,一双大眼睛再加上椭圆的脸蛋,很是可爱。

  一家有女百家求,这上门求情的就自然多,而张刘两家担心这么好的媳妇被人抢了,都对那些说媒的说梅秀已经和他们两家定好了亲。

  队里的群众就笑话梅秀,要梅秀:“逢单就跟张家做媳妇,逢双就跟刘家做媳妇。”

  “那要是一个月有三十一号,第二个月一号又是单日子,那刘家不是吃亏,他们肯定会有意见。”

  “那就要他们张刘两家协商好了,为这事打架就不好了。”说着哄然大笑着。

  梅秀被他们笑得不好意思,她烦燥的冲他

  们说:“我两个不同意!”

  大家问她什么原因。她直言道:“一个油腔滑调,一个痴头笨脑。”

  担心别人说闲话,也不想每一次过去,他们开口闭口就要她做他们的儿媳妇,虽然是笑话,可是却也让她十分的反感,她也就很少到他们两家去走动了。

  而两家为了争夺梅秀,掀起了一场无形的战争,关系也没先前那么密切要好了。

  杨二保见梅秀都不愿意看两人,觉得也好,毕竟当年他与桂芳妹子说过,娃娃亲的事情。万一哪一天,他们过来了,提起这事,那自己该怎么办?

  为了让梅秀知道这个事情,就经常提起和她有娃娃亲的子杨。梅秀还依稀记得那个单瘦身材,相貌俊秀的小男孩,而最让她深刻的就是那双特有神眼睛。不过她觉得,这都是小孩子大人说笑的,不能算数。

  不过这么多年了连封信都不来。不知他们家是出了天灾人祸还是忘记了他们父女,她听父亲说过,那时候妈妈想让自己去城里读书。

  她并没有想过要到城里去读书,她知道自己不是块读书的料。她只是想也许是他们看不起她们这些乡下人,那时对自己好只是一时的冲动,时间一长也就厌倦了。

  可她想想也不对啊,从小妈妈在她的记忆中,是一个人和蔼善良的人啊,不像是会做出这种事的人来……她在剁猪菜时,仍在想这事,不料想的太入神,剁了手指,鲜血直涌的出来了,她赶忙用右手握住伤指。

  金贵妈路过屋前看见了,赶忙进来给她止血包扎,包扎好后叮嘱她猪菜不要用切的,要用剁的,她又帮她剁完一脚盆才走。

  梅秀看着这几位婶子,对自己真的都好,把自己当成新闺女一般看待,可是感情的事情,她不知道该怎么说,她反正从没有想过要嫁给富春或者金贵,所以也只能对不起两位婶子了。

  ()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idaoran.cc。李道然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lidaoran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