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7章:鱼池_女知青的美满人生
李道然小说网 > 女知青的美满人生 > 207章:鱼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207章:鱼池

  渔池经过一冬的开挖,已经顺利的竣工了。〖?爱阅读〗唐安华在村内打着承包方,尽快的把这些渔池承包下去,想拿到一笔现钱在手里挪用一下。可是他们找了一家又一家,要么就是不愿意承包,想承包的却又拿不出现钱来。

  这事让唐安华着实头痛了一把,突然他们想到了吴桂芳,听人说子江在那个公司上班的工资很高,寄了不少钱回来,最近子明在做工更是寄了不少钱,几人一回计,便主动的找上门来了。

  五组的低洼田全部开挖成渔池,梅秀看着渔池,想着往后子江和子明回家,也许可以靠这个营生。便和婆母商量承包一个渔池。

  吴桂芳早就有这个想法了,婆媳商定好后,就要一同去报个名。正在出门时,见村长和一位村干部来了,婆媳只得回屋招待着二位。

  唐安华手捧着热茶,向婆媳解说了这次来的目的,怕他们不同意,费心费力的解说着渔池的承包方案,和承包渔池的好处。

  婆媳俩一听,心中正是这个想法,就点头同意了。唐安华一听高兴极了,继续游说着她们,希望她们把钱一次**清,这样可以优惠三百元钱,说这样既配和了村里,也实惠了自己。婆媳一听,决定把子江和满姐存放在家里准备结婚的钱挪用一下。

  第二天,婆媳二人带着钱来到唐安华家里。

  唐安华住着一正两偏的茅屋,他爹得了严重的风湿病,已经丧失了劳动力,下床走动都全靠他老伴扶上扶下。想到医院去治疗,可一想到那要大把大把的费用,儿子儿媳要养活一家六口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,孙女上学又要不少的费里,又怎么付得起他这昂贵的医药费。反正他也是个将死之人,没必要去花费这些钱,所以只得放弃这个念头。

  她们来的时候,唐安华不在家,他的妻子接

  待了婆媳,婆媳也提了水果到房里看望了老人家,两位老人看到她们如此客气,都高兴极了,留着两人吃中饭。

  婆媳见唐安华不在家就告辞了,在回家的路上,正好碰到了唐安华与姚建平,梅秀把钱交给了唐安华,姚建平开好了收据。

  两人见婆媳一走,望着手中那一捆钱,兴奋的只差没跳起来了。

  姚建平别有深意的对唐安华说道:“这可是我们两人辛苦得来的。”

  “嗯,来得确实不容易,不过是个好的开头。”他不是不懂姚建平的意思,心也有些****。

  “要不要好好的去庆祝一下。”

  “正好我要去县城去办事,一起去吧。”

  两人破不及待的来到县城,下车的第一件事却是来了发廊,发廊有三个座位,两个正空着,他们二话不说就坐了下去。另一个座位上,一个姑娘正在给一个妇女在吹头发,偏进头来微笑的打着招呼:“两位先生稍等片刻。”

  “好。”两人安心的坐着,不时的拿梳子梳着头,在镜前反复欣赏着自己的容貌。姑娘给妇女吹头发加快了速度,吹完后收过钱,待那女人走后。姑娘风情万种的来到两人面前,娇笑着问两位:“先生是理发?还是要舒服一点?”

  “当然是舒服一点。”唐安华色?迷?迷的看着她那**的前面。

  “那就楼上请吧。”

  两人这时都兴奋的容光焕发,相视一笑后,便起身来到了楼上。

  婆媳二人承包了一个十五亩面积的渔池,她们每天都到渔池来整平四周的泥土,待明春在这些地方种上鱼草。

  两人休息时,坐在一块商量进鱼苗的事,突然听到魏娥秀的声音在喊她们,要她们回家。二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,背着锄头回到家,邻里都聚在她家门前,邮递员递给吴桂芳一张汇单,她一看是子江寄来

  了一万元汇款,心中甚喜,手都有些颤抖的在手册上签了籽,交接了手续。

  等邮递员一走,大家看着这一万块钱都羡慕不已,都夸子江是个有出息的伢崽,才出去一年,就寄回来这么多钱。

  在一块说说笑笑的满姐父母,望着子江寄回来这么多钱,和众人一同赞赏着子江。他们知道女儿和子江在一起,女儿的工资也一定交给子江寄回了。这孩子为什么不寄点钱给他们用了,难道有了婆家不忘了娘家,但一想到这孩子也不是这样的人,有可能是怕寄钱回来,被刘家知道后,来要这些钱,所以才不敢寄回来。两老这么一想,心里又平衡了一点。

  王三在羡慕和为杨家高兴的同时,心中的不满也发泄了出来:“你们都看见了吧,子江才出去一年,就寄回了这么多钱,我看整个渔湖村就算子江是这个。”他骄傲的举起大拇指。“他如果不被人打出去,他个人发不了这么大的财。”

  有人截住他的话问:“怎么?你望着眼红了。”

  王三到没被这人的话惹得不高兴,笑着说:“我为他们家高兴还来不及了,只是我在可惜这样好的人才,被一些瞎了眼的人给赶走了。要是他带着我们大家发家致富,我相信他只要几年时间,我们村就要变个样。”他见众人都点了点头,脸上有着十分的可惜,长叹了一声说:“我们这个村啊,该穷!穷得卖儿卖女都是自讨的。唐安华虽然充当了这个角色,把鱼池开挖了出来,搞出了一点起色,这是好事。可现在他和姚建平三天两头的到县里去办事,一个村又没搞很大的建设,怎么那么多事情非要到县里去办。”

  在场的人一听王三说的在理,有一个年轻的伢崽说:“他们经常进城,还不晓得他们两个拿了这渔池的钱,是不是进发廊

  呢?”

  这一说,有人就赞同的说:“这个可能性大,我看那唐安华就是一个*?客相。”

  “他应该不会做这种缺德事吧,一个爹病得下不得床,他却拿着这些钱去*?娼,会要招五雷轰的。”

  “雷就劈得了哪个?不过他唐安华真要拿公款去*?娼,不用雷劈,国家就先会把这些没良心的人给劈了。正所谓,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不是不报,而是时机未到。你们说呢?”

  大家都赞同着他的话,闲聊了一会儿,大伙儿都带着羡慕的心情走了。

  吴桂芳进房换了一件干净的衣服,带上身份证就要去领取时,金贵妈一见便说:“金贵回家有事,不一会儿就到了,坐他的摩托车来去只要个把小时,如果走路你还是个夜工呢。”

  吴桂芳望了望日头,心想着她说得没错,而且一个人的话,也不安全。

  正犹豫时,只听摩托车下了藕池河堤,不一会儿就停在她门前。刘金贵从车上下来说:“二婶,我送你去吧。”

  吴桂芳看着车子都来了,确实也要快一些,只得上车,她有些不明白,事情怎么这么凑巧。她并不知道金贵妈待魏娥秀去喊她婆媳二人时,知道吴桂芳肯定要拿汇单去取钱,就打了个电话给儿子,要他回家帮这个忙,而目的也想儿子今晚留在家里。

  一路上刘金贵和吴桂芳闲聊着,快到储蓄所时,刘金贵问:“二婶,是取出来还是存在那里。”

  “存在那里。”这些钱是给子江娶妻用得,等到时机成熟,他与满姐回来,肯定就得办婚礼了,自然得帮他们存好。

  “好的。”到了邮政储蓄所,刘金贵帮二婶办理好手续,把存款单据交给吴桂芳。她看了看,满意的**了口袋里,心中有着欣喜。

  刘金贵又把她送回了家。

  梅秀在家准备着晚饭,她称了

  肉买了鱼,见刘金贵要走时,连忙站到车边一手搭在车把上,客气的说:“金贵哥,晚饭快熟了,吃完饭再走吧。”

  刘金贵对她笑了笑说:“不了,我还有事。”

  这时金贵妈插上话:“能有什么事啊,不是都下班了吗?我看你就领了梅秀的意吧。”金贵一见他妈都要他留下来吃饭,就只得答应下来,帮梅秀烧着火,一起闲聊着。

  他妈一见,欣喜的对吴桂芳小声的说:“搭帮我来得及时,要不然他又一溜烟的跑了。结婚都快一年了,还没在家睡上几晚,也怪不得桃枝每天在家发脾气。”

  吴桂芳这才懂得她得用意,知道她要留住儿子的目的后,也留她在这里吃饭,再让金贵一同回家。金贵妈也怕自己不在时,他吃完饭就悄悄溜走了,便欣然的接应了下来。

  吴桂芳又到刘家把金贵爹和桃枝喊来,桃枝是个老实巴交的姑娘,见和杨家不熟,不肯来。金贵爹在旁边劝着:“去吧,你二婶是真心邀请。金贵也在那里吃饭,到时你们在一起回来。”她这才跟着来了。

  金贵妈一看老头与儿媳也来了,心里欢喜极了,心想今天就是把他押,也要押回去。而刘金贵并不蠢,知道父母的意思,看来今天是跑不掉了。

  吃过饭,刘金贵主动喊着桃枝,推着摩托车回家了。他父母笑哈哈的跟在后面,婆媳送走他们一家,回到屋里在灯下做起针线来。快寒冬腊月了,她们想为一家人做双棉鞋。正在做时,吴桂芳突然跟媳妇说:“是不是跟你那从未见过面的公公也做一双呢?现在虽然不时兴了,却也是我们的心意啊。”

  梅秀温柔的笑着说:“妈,做吧。我打底,你做鞋面。”两人又赶起余惟宝的鞋子来。

  梅秀想了想,也帮子杨做了一双,等到他回来,在家里穿着也舒服。

  ()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idaoran.cc。李道然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lidaoran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